據外媒報道,神經科學家們一致認為,人的大腦在不斷變化、重新連接自身并適應環(huán)境刺激。這就是人類學習新事物和創(chuàng)造記憶的方式。這種適應性和延展性被稱為可塑性。
“長期以來,醫(yī)生們一直懷疑重塑過程也發(fā)生在人類神經細胞之間的接觸點,即直接在突觸處。然而到目前為止,這種結構和功能的協(xié)調適應只能在動物實驗中證明,”弗賴堡大學解剖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Andreas Vlachos教授說道。
但現在,Vlachos跟弗賴堡大學醫(yī)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Jürgen Beck教授提供了人類突觸可塑性的實驗證據。除了Vlachos和Beck,該研究團隊還包括弗賴堡大學的Maximilian Lenz博士、Pia Kruse和Amelie Eichler、弗賴堡大學醫(yī)學中心的Jakob Str?hle博士及法蘭克福大學的同事。研究結果發(fā)表在科學雜志《eLife》上。
在實驗中,研究小組調查了所謂的樹突棘在接觸到維生素A衍生物--維甲酸(retionic acid)后是否會發(fā)生變化。樹突棘是突觸的一部分,在神經元之間的通信中負責接收、處理和傳輸信號。因此,它們在大腦可塑性方面發(fā)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不斷適應日常經驗。然而,脊柱的數量或形狀的變化也可以在抑郁癥或癡呆癥等疾病中發(fā)現。
研究表明,維甲酸不僅增加了樹突棘的大小,還增強了它們在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的能力。“我們從研究結果中得出結論,維甲酸是人腦突觸可塑性的重要信使。因此,這一發(fā)現有助于識別人類大腦突觸可塑性的關鍵機制,并可能支持開發(fā)新的腦疾病如抑郁癥的治療策略,”Vlachos說道。
為了在實驗上證明突觸可塑性在人類身上也存在,研究人員使用了人類大腦皮層的小樣本,由于治療的原因,這些樣本必須在神經外科手術過程中被強制移除。在去除腦組織后研究人員使用維甲酸處理,然后用電生理和顯微技術分析神經元的功能和結構特性。
(舉報)